深圳兼职论坛,深圳兼职招聘信息发布,深圳业余兼职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燃公司罢免主席分析 (18) 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质疑

向下

中燃公司罢免主席分析 (18) 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质疑 Empty 中燃公司罢免主席分析 (18) 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质疑

帖子  小鱼儿大的 周一 五月 09, 2011 11:33 am

中国燃气董事局前主席李小云和前副主席徐鹰于2010年3月24日,向中燃公司正式提出了行使期权的要求,并在联交所网站上进行了公告。李小云行使的期权数量是1000万股,其中,5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8元港币,500万股的执行价格是1.5元港币;徐鹰行使的期权数量是9500万股,其中,90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71元港币,5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8元港币。从中国燃气以往的年报上看,除了这9500万期权以外,徐鹰本人还有1亿股的期权,执行价格为2.1元港币。如果按照每股3.5元港币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话,那么徐鹰个人可以从期权行使中得到超过4亿港币的净收入。徐鹰自称是政府委派的“中资代表”,这笔巨额财富应该归他个人所有吗?

一、如果徐鹰的身份是真的

徐鹰向中燃公司报称的公开身份是“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助理”,并据此长期自诩为代表“政府”(可以理解为代表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及其下属公司海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如果徐鹰属于经科中心的编制内人员,那么他的巨额期权收入倘若进入个人腰包,的确有些匪夷所思。难道这符合党纪国法的规定吗?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根据中共中央于2010年1月18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徐鹰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其中的多项规定。例如,第一条第三款:“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第二条第三款:“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第二条第四款:“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除了巨额期权收入以外,徐鹰利用在中国燃气的职务之便,所获取的其它收益还包括:(1)在中燃每年领取的数百万港币的年薪及花红。2009-2010财年,徐鹰在中燃拿到的实际年收入达到1300万港币;(2)享受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奔驰豪华轿车;(3)每个月报销10万元以上的招待费,逢年过节都要报销几十万的高档礼品费(如烟酒、补品、高尔夫会员卡等)。徐鹰个人每年在中燃报销的各类费用总和在200万-300万人民币之间;(4)个人持有中燃公司担保的额度为30万港币的香港大新银行信用卡,每年刷卡的消费额度全部由公司报销。

徐鹰的这些行为同样也违反了《廉政准则》的多项规定。例如,第一条第一款:“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第二条第五款:“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第六条第一款:“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者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或者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第六条第四款:“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等等。

  从《廉政准则》的要求出发,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的合法性的确值得质疑。难道党中央的组织纪律要为他一个人开绿灯?

二、如果徐鹰的身份是假的

近期,海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高调反对中国燃气罢免徐鹰的董事职务,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徐鹰是所谓的“国资代表”,罢免徐鹰就会影响中燃与政府的关系。不过,海峡金融的声明中并没有明确徐鹰是否是政府编制内工作人员。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如果徐鹰不是海峡经科中心的编制内人员,而是经科中心的外聘人员,且代表经科中心长期派驻中燃公司(即所谓“国资代表”),那么他所持有的期权是否应视为替“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代持?如果期权不是代持,那么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已经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来也没有哪一个“国资代表”可以享受如此高标准的待遇。

如果徐鹰既不是经科中心的编制内人员,也不代表经科中心,那么基本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徐鹰,又凭什么可以获得如此巨额的收益?他打着代表“政府”的旗号欺骗公司,为个人攫取巨额财富,是什么行为?徐鹰一伙中不管公司的经营活动,却向公司不断索要期权的人,其实大有人在。例如,徐鹰就为其同党刘志和索要了数千万股期权,且在“刘、黄事件”发生之前就执行了3200万股。这些都是在服务于“政府”的工作需要,还是在中饱私囊吗?

面对徐鹰多次无理索要期权的行为,中燃高管层不是没有过反抗。徐鹰对此的回答是,行使期权的获利不是用于个人目的。中燃的高管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需要如此巨大数额的期权?徐鹰则干脆说,这些期权是替“某某人、某某人”代持的,你敢不给?徐鹰的这一招的确让中燃的高管进退两难,如果不给,那么万一徐鹰说的是真事,恐怕会得罪了那个“某某人、某某人”;如果给了,万一徐鹰仅仅是在忽悠,岂不是上当受骗?麻烦在于,对于中燃的高管来说,又不敢直接去找那个“某某人、某某人”来核实真相,更不能去对徐鹰所谓的“政府工作”刨根问底。

为了堵住公司众人的悠悠之口,徐鹰经常公开炫耀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似乎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比如,徐鹰在集团的大会上当众吹嘘,自己写的报告可以送到某某高层领导的手里。在徐鹰的办公室里也悬挂大大小小的若干张合影,以彰显自己的关系非常过硬。不过,也有公司的员工讲,某张、某张合影其实是在某次香港的招商会上,徐鹰趁乱拍摄的,未必真得有什么“关系”云云。

徐鹰就是利用这套欺上瞒下的把戏,从中燃公司不断榨取巨额收益。然后,再用之为自己打通社会关系,寻求保护伞。进而,再以此来要挟中燃的高管层。徐鹰的所谓“为政府服务”的款项其实是打入了由他自己控制的若干个“小金库”,并利用这些渠道洗钱,随后资金便不知去向。

总之,要搞清楚徐鹰巨额收入的性质问题,就要先搞清楚他的实际身份究竟是什么?如果徐鹰的官方身份是真的,那么徐鹰的行为就是***;如果徐鹰的身份是假的,那么徐鹰的行为就是政治诈骗!



一段插曲:

3月20日凌晨,街头已是一片肃静。在沉沉的夜色和绵绵的细雨之中,大约在2-3点之间,一位不速之客从消防通道翻越围栏,从阳台悄悄地潜入了中燃某高管的家中。(由于他的身影从窗前经过时,被保姆发现,因此知悉其潜入的大概时间及其身材的外形)。这位身材中等的男士,为了不出声脱了鞋子,但由于下雨,袜子被打湿,因此在地板上留下了明显的足印。这情景看起来好似一桩普遍的入室盗窃案。但蹊跷的是,这位“来访者”虽然房间内翻了部分的抽屉橱柜,但对于客厅桌子上赫然摆放的手机、照相机、随身听、充值卡、饰品等本可顺手牵羊的财物,一概视而不见,甚至连位置都没有挪动。大家不禁要为这位“来访者” 不辞劳苦,不惜冒着被摔伤的危险翻墙入户,而又分文不取的工作风格,表示“赞赏”。那么,这位“不速之客”到底来干什么?他是要寻找什么东西?还是要在房间里安装某些“仪器装置”?或者,要把以前安装的什么东西带走?看来有人打算将这趟揭秘之旅演绎成为一部侦探小说。倘若如此的话,我们也只好奉陪到底。

小鱼儿大的
初级会员

帖子数 : 34
注册日期 : 11-04-0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