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兼职论坛,深圳兼职招聘信息发布,深圳业余兼职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琴弦上颤抖的爱,那是一段回忆

向下

琴弦上颤抖的爱,那是一段回忆 Empty 琴弦上颤抖的爱,那是一段回忆

帖子  zyyhhh 周六 十月 06, 2012 6:24 pm

世界上乐器的种类繁多,而我却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喜欢它声音里的那种穿透力,能直抵人的灵魂。打开电脑,为自己一遍遍地播放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同时让自己的思想沉浸在这首曲子里。每每欣赏这支曲子时,我喜欢一个人静处,关闭书房所有的灯光,点上几支蜡烛,用心来聆听这支充满诗意的小提琴名曲,让灵魂与乐曲融为一体,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烛光映照面庞,在黑白色(没有一点色彩)的幽深里,音乐之声如同教堂里圣洁的钟声,敲醒我童年一段美好而又沉睡的记忆……
  那年我十一岁,在少年艺术团里学习朗诵。其实在那个少年艺术团里,我最喜欢的乐器就是小提琴。小提琴那明亮动听的音色、炫耀的技艺与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使我对小提琴演奏有着异常热情的兴趣。那里团里演奏的曲子以“红曲”居多,然而在一个凄美的春夜,无意之中,我却第一次听到了那充满纯净和诗意的像圣音般乐曲:《G弦上的咏叹调》。这旋律庄重悠长,起伏平缓,如行云流水,像空气中不停流转的风,又像海上起伏的浪,但远比那美丽动人是我对那两个演奏者的无限的崇拜,这印象至今深刻,永远珍藏在我的梦里。
    那天,因为小孩子玩心重,竟将书包丢在了学校,母亲一定要让我到学校拿回我的书包。无奈,我一个人在晚上将近九点钟的时候去了学校。学校里空无一人,当我穿过操场时,却发现学校的音乐教室还亮着灯光。当我好奇地走向音乐教室时,“哗”地一下,灯光灭了,随之又好像有几根蜡烛被点亮。顺着教室里的窗户看进去,我发现我们学校的一男一女两个音乐老师在里面,男老师姓罗,女老师我们平时都叫她丽丽老师的。他们都是专业艺术团下放到我们学校的,很可能是家庭出生不好吧。很奇怪的是,在这个没有观众的音乐教室里,他们却身着漂亮演出服:男的身着白衬衣、黑领结、燕尾服;女的身着一袭白色的演出用的拖地长裙。
    借着幽暗的烛光,我看见罗老师将小提琴缓缓地举向自己的肩头,丽丽老师一袭白色长裙地坐在钢琴边上的皮凳上,深情地回望着罗老师。罗老师向坐在钢琴边的丽丽老师轻轻点了点头,钢琴上随即响起了伴奏音乐,尔后小提琴缓缓地拉出一段如同圣音般的乐曲。我听得入迷,心里想,这么好的音乐,上课时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呢?从侧面看去,琴台上的烛光映照在丽丽老师那娟秀的脸上,显得格外的青春迷人;罗老师闭着眼,随着乐曲动情地摆动着身躯,如同王子般的潇洒。随着乐曲的深入,待丽丽老师再回过脸来时,我却发现她的身躯在颤动,脸上有亮亮的泪水流下。这是少年的我第一次发现,女人的泪水流下时,还能这么的圣洁,这么的迷人,这么的叫人怜惜。一首终了,丽丽老师趴在钢琴上,呜呜地发出了压抑的哭声,罗老师走过去,双手扶着丽丽老师的双肩,头轻轻靠在丽丽老师的背上,身体好像也在颤抖……
    这是怎么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时他们的结婚申请没有被批准,因为丽丽老师的父母在解放前夕跑到那个孤岛上去了。那夜也是他们今生的最后一次见面,以后就再没有见过丽丽老师,听说她回无锡老家乡下的一个小学去教书了。那晚他们合作的乐曲就是巴赫的名曲《G弦上的咏叹调》(又名《G弦之歌》)。两个演员,一个观众,这在我人生中竟是唯一的一次。
    记忆里有许多音乐,不同的人生阶段喜欢的音乐大多不同。孩提时代喜欢儿歌,青年时代喜欢一些血涌喷涨的流行音乐、电影配乐,曲调或简单或华丽或疯狂,但它总是喷涌着青春快节奏的快乐与悲伤。后来,渐渐地就会爱上内涵更为丰富典雅的古典音
K7娱乐乐。当然,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是难以轻易理解它的美丽和深刻的。
    然而还是有这样一些乐曲,它们同样来自音乐这座圣殿,它们简单纯粹却又丰富沉醉,无须绞尽脑汁条分缕析,只要一听就可以直叩心扉,直达心底。我把它们看作是这座音乐圣殿泄露出来的人性光芒,它无比温暖地照在我们心里。比如《梁祝》,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再比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有时常在想,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将音乐世界缔造得太摄人心魄了,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就像电影《莫扎特传》里所说的,上帝将音乐告诉莫扎特,莫扎特就随手将这些神作写了下来。虽然是比喻的说法,但无不说明莫扎特的天才。我想如果有《巴赫传》,同样的比喻也不为过,至少在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上是这样的。
    多年以后,我向同学打听罗老师和丽丽老师的下落时,我的那个作家同学给我发了一条很文艺的短信,他写道:二年之后,在罗老师洞房花烛之夜时,丽丽老师心灰意冷,无限依恋地对这个世界留下她最后的一瞥,满含泪水,颤抖着双肩,身着那夜的一袭白裙,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江南那个范蠡与西施归隐的大湖,成了太湖的女儿……
  许多时候,我们试图用语言来诠释生活时,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而音乐给了我们想象的翅膀。真正纯洁的爱有如伟大的作品,情之纯之美之悲是无法言传的,就像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首曲子,无论何时聆听,我好像总能找到我第一次聆听时那心灵撞击的感觉。虽然世事沧桑,岁月老去,这首曲子却总是伴随着我童年的影像,历久弥新,楚楚动人,犹如丽丽老师那一袭白色长裙。此时此刻,我好像重新找到了这失落已久的美好
新濠娱乐城,那是永远的关于那个凄美春夜的爱的感觉与记忆。
    今夜,重新聆听用斯琴演奏的巴赫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就像在体味那G弦上颤抖的爱,让我仿佛回到了少年的那个小学校,那个凄美的春夜,那爱的颤抖和心灵撞击的音乐总会使我潸然泪下,让我又想起少年时的两位音乐老师——罗老师和丽丽老师。于是,我在电脑上一遍遍地放出这支《G弦上的咏叹调》,试图用自己的思想与巴赫去交流,同时也在重温对这首曲子的记忆和一份感动。
  我那永远青春貌美的丽丽老师啊,您在太湖,还好吗?
    我总在想,生活给了我们无数张面孔,为什么我们总是最先触摸最疼痛的那张呢?也许幸福如天上飘渺的云,总是游移不定;只有最疼痛的才像石头般坚硬和真实,让人们不能忘却,并以此为生活的动力和艺术创作的源泉,正如巴赫的这首《G弦之歌》!
  


zyyhhh
初级会员

帖子数 : 8
注册日期 : 12-09-18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